

老彼得·勃魯蓋爾
BE
84
作品數量
1525 - 1569
生平
藝術家生平
老彼得·勃魯蓋爾(約1525-1569年)是荷蘭與法蘭德斯文藝復興時期最舉足輕重的藝術家,他是一位大師級的畫家暨版畫家,其作品深刻地塑造了北歐藝術的進程。他出生於布拉班特公國的布雷達附近,早期生平至今成謎。他在安特衛普師從彼得·科克·范·阿爾斯特,並於1551年獲准成為聖路加畫家公會的大師。勃魯蓋爾的作品以其全景式風景畫和充滿活力、富於洞察的農民生活場景而聞名,使他成為風俗畫的先驅,並開創了一個延續數代的藝術王朝。
成為大師後不久,勃魯蓋爾踏上了一次具變革意義的義大利之旅,足跡遠至西西里島。雖然他基本上未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藝術的影響,但穿越阿爾卑斯山的經歷在其藝術視野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約1555年返回安特衛普後,他開始與出版商希羅尼穆斯·科克展開成果豐碩的合作,為版畫創作了四十多幅設計。這些早期作品充滿了道德寓言和令人聯想到希羅尼穆斯·波希的奇幻元素,為他贏得了「第二個波希」的稱號,並迅速在歐洲建立名聲。像《大魚吃小魚》這樣的版畫,展現了他富有創造力的智慧與批判性的眼光。
約1557年,勃魯蓋爾將重心轉向繪畫,發展出獨特的風格,將日常生活場景提升為不朽的藝術宣言。他對鄉村節慶、兒童遊戲和地方諺語的描繪,為他贏得了帶有誤導性的綽號「農民勃魯蓋爾」。然而,勃魯蓋爾遠非一位單純的鄉村生活記錄者,他其實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藝術家,活躍於人文主義圈子,將地圖繪製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視為摯友,並擁有像尼古拉斯·鍾格林克這樣的顯赫收藏家作為贊助人。《尼德蘭箴言》和《兒童遊戲》等作品不僅是觀察記錄,更是關於人類處境的複雜、精心構思的寓言。
勃魯蓋爾最偉大的創新或許在於他對風景畫的處理。他是最早將自然世界描繪為主要題材的藝術家之一,而非僅僅將其作為宗教或神話事件的背景,從而賦予其自身的力量與宏偉的氣勢。他於1565年為尼古拉斯·鍾格林克的安特衛普住宅所創作的季節系列畫作,代表了此一成就的頂峰。現存的五幅畫作,包括標誌性的《雪中獵人》、《收穫者》和《陰天》,超越了傳統的月令圖場景,提供了一種關於世界週期性節律以及人類在其中位置的深刻而普世的視野。
1563年,勃魯蓋爾移居布魯塞爾,與邁肯·科克結婚,並將他生命的最後歲月幾乎完全投入於繪畫。在此期間,他的風格演變為構圖人物較少、但更具紀念碑感的作品,賦予了畫作新的莊重感與心理深度。《農民的婚禮》和風格鮮明、充滿力量的《盲人引路》等傑作,便是此晚期風格的典範。他持續繪製宗教題材,但時常顛覆傳統,將神聖敘事嵌入廣闊的、當代的法蘭德斯風景中,如《背負十字架的基督》所示,藉此反映哈布斯堡尼德蘭動盪的宗教與政治氣候。
1569年英年早逝之際,勃魯蓋爾留下了影響深遠的藝術遺產。儘管他的兒子,小彼得與老揚,因年幼未能得到他的親自教導,但他們繼承了他的名聲與風格,確保其聲譽代代相傳。勃魯蓋爾對平民的關注、他對風景畫的革命性處理方式,以及他對人性全面而時常詼諧的看法,深刻影響了荷蘭黃金時代,並鞏固了他作為藝術史上最具原創性與洞察力的大師之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