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cover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FR

38

作品數量

1825 - 1905

生平

藝術家生平

23 days ago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於1825年11月30日出生於法國拉羅歇爾的一個葡萄酒和橄欖油商人家庭。他的早期生活深受其叔叔歐仁的影響,歐仁是一位牧師,向他灌輸了對自然、宗教和古典文學的熱愛。儘管最初註定要繼 FontFamily 生意,但布格羅的藝術天賦從小就顯而易見。他在蓬斯的一所天主教學院接受了路易·薩日(安格爾的學生)的首次正規藝術指導,隨後進入波爾多市立繪畫學院學習。透過辛勤工作,擔任店員和手工為平版印刷品上色,他攢夠了錢,於1846年3月前往巴黎追求自己的藝術抱負,渴望掌握技藝。

在巴黎,布格羅投身於著名的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的學術訓練,師從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他勤奮地透過解剖學解剖和歷史服裝研究來補充正規課程。他對優先考慮歷史和神話題材的學院派風格的執著,最終使他憑藉畫作《牧羊人在阿拉克斯河畔發現芝諾比婭》贏得了夢寐以求的羅馬大獎(1850年)。這一著名獎項使他得以在羅馬美第奇別墅居住三年。從1851年到1854年,他親身研究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和古典文物,這段經歷深刻影響了他餘下創作生涯的主題選擇和藝術方法,鞏固了他對新古典主義理想的追求。

回到法國後,布格羅成為巴黎沙龍的主導人物,其整個職業生涯每年都在此展出作品。他逼真的風俗畫和神話題材作品,常以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為特色,在法國和美國廣受歡迎。他因其精湛的技藝而備受讚譽,尤其以其精準描繪皮膚、手和腳的能力而聞名。諸如《寧芙與薩堤爾》(1873年)、《神聖家族》(1863年)和《沐浴者》(1864年)等重要作品體現了他精緻的風格。布格羅獲得了包括榮譽軍團勳章在內的眾多官方榮譽,並獲得了利潤豐厚的委託,為私人住宅、公共建築和教堂進行裝飾,如波爾多大劇院和拉羅歇爾的一座小教堂,鞏固了他作為他那一代典型的沙龍畫家的地位。

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布格羅從1875年開始在朱利安學院擔任極具影響力的教師,並在那裡積極倡導招收女學生。他的個人生活充滿了歡樂,也伴隨著深切的悲劇。他於1866年與第一任妻子內莉·蒙查布隆結婚,育有五個孩子,但不幸的是,他比其中四個孩子活得更久,包括1877年去世的內莉。十九年後,即1896年,他與前學生、同為藝術家的伊莉莎白·簡·加德納結婚。儘管經歷了個人困苦,布格羅仍然創作力驚人,常常從黎明畫到黃昏,完成了約822幅已知畫作。他在巴黎和他鍾愛的拉羅歇爾都擁有住所和工作室,並於1905年8月19日在拉羅歇爾因心臟病去世。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的藝術風格以一絲不苟、高度潤飾的現實主義為特徵,大量借鑒古典題材,包括神話和宗教主題,並特別強調理想化的女性裸體。他的創作方法包括詳細的預備習作和油畫草圖,從而形成光滑、近乎攝影般的畫面效果。儘管在他生前享有極高聲譽和商業成功,但他的傳統學院派方法與新興的印象派運動形成鮮明對比,印象派成員常常嘲笑他的作品。因此,到二十世紀初,隨著藝術品味轉向現代主義,布格羅的藝術逐漸失寵。然而,1980年代對人物畫興趣的顯著復興,導致了對他的貢獻的重新發現和批判性重估,承認了他卓越的技藝和作為19世紀傑出學院派畫家的持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