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FR
38
艺术作品
1825 - 1905
生平
艺术家传记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于1825年11月30日出生于法国拉罗谢尔的一个葡萄酒和橄榄油商人家庭。他的早期生活深受其叔叔欧仁的影响,欧仁是一位牧师,向他灌输了对自然、宗教和古典文学的热爱。尽管最初注定要继承家族生意,但布格罗的艺术天赋从小就显而易见。他在蓬斯的一所天主教学院接受了路易·萨日(安格尔的学生)的首次正规艺术指导,随后进入波尔多市立绘画学院学习。通过辛勤工作,担任店员和手工为平版印刷品上色,他攒够了钱,于1846年3月前往巴黎追求自己的艺术抱负,渴望掌握技艺。
在巴黎,布格罗投身于著名的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学术训练,师从弗朗索瓦-爱德华·皮科。他勤奋地通过解剖学解剖和历史服装研究来补充正规课程。他对优先考虑历史和神话主题的学院派风格的执着,最终使他凭借画作《牧羊人在阿拉克斯河畔发现芝诺比阿》赢得了梦寐以求的罗马大奖(1850年)。这一著名奖项使他得以在罗马美第奇别墅居住三年。从1851年到1854年,他亲身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和古典文物,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余下创作生涯的主题选择和艺术方法,巩固了他对新古典主义理想的追求。
回到法国后,布格罗成为巴黎沙龙的主导人物,其整个职业生涯每年都在此展出作品。他逼真的风俗画和神话题材作品,常以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为特色,在法国和美国广受欢迎。他因其精湛的技艺而备受赞誉,尤其以其精准描绘皮肤、手和脚的能力而闻名。诸如《宁芙与萨堤尔》(1873年)、《神圣家族》(1863年)和《沐浴者》(1864年)等重要作品体现了他精致的风格。布格罗获得了包括荣誉军团勋章在内的众多官方荣誉,并获得了利润丰厚的委托,为私人住宅、公共建筑和教堂进行装饰,如波尔多大剧院和拉罗谢尔的一座小教堂,巩固了他作为他那一代典型的沙龙画家的地位。
除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布格罗从1875年开始在朱利安学院担任极具影响力的教师,并在那里积极倡导招收女学生。他的个人生活充满了欢乐,也伴随着深切的悲剧。他于1866年与第一任妻子内莉·蒙查布隆结婚,育有五个孩子,但不幸的是,他比其中四个孩子活得更久,包括1877年去世的内莉。十九年后,即1896年,他与前学生、同为艺术家的伊丽莎白·简·加德纳结婚。尽管经历了个人困苦,布格罗仍然创作力惊人,常常从黎明画到黄昏,完成了约822幅已知画作。他在巴黎和他钟爱的拉罗谢尔都拥有住所和工作室,并于1905年8月19日在拉罗谢尔因心脏病去世。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艺术风格以一丝不苟、高度润饰的现实主义为特征,大量借鉴古典题材,包括神话和宗教主题,并特别强调理想化的女性裸体。他的创作方法包括详细的预备习作和油画草图,从而形成光滑、近乎摄影般的画面效果。尽管在他生前享有极高声誉和商业成功,但他的传统学院派方法与新兴的印象派运动形成鲜明对比,印象派成员常常嘲笑他的作品。因此,到二十世纪初,随着艺术品味转向现代主义,布格罗的艺术逐渐失宠。然而,1980年代对人物画兴趣的显著复兴,导致了对他的贡献的重新发现和批判性重估,承认了他卓越的技艺和作为19世纪杰出学院派画家的持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