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拉戈里奧 cover
列夫·拉戈里奧

列夫·拉戈里奧

RU

96

作品數量

1826 - 1905

生平

藝術家生平

24 days ago

列夫·費利克索維奇·拉戈里奧(Lev Feliksovich Lagorio, 1826-1905)是俄羅斯藝術殿堂中的傑出人物,以其精湛的海景畫和壯麗的山景畫而聞名。拉戈里奧出生於克里米亞的費奧多西亞,父親是一位那不勒斯副領事,這使他從小就沉浸在海洋環境中。這種沿海的成長經歷深刻地塑造了他的藝術視野。他早年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華,於1839至1840年間成為傳奇海景畫家伊凡·艾瓦佐夫斯基的首位也是最傑出的學生。作為辛梅里安畫派的重要代表,拉戈里奧的作品與南克里米亞的光線和氛圍緊密相連,這一基礎是在艾瓦佐夫斯基的深刻影響下奠定的。

在塔夫里達總督亞歷山大·卡茲納切耶夫的支持下,拉戈里奧於1843年進入聖彼得堡的帝國藝術學院。在接下來的七年裡,他在馬克西姆·沃羅比約夫、亞歷山大·紹爾魏德和波格丹·維勒瓦爾德等著名教授的指導下磨練技藝。他的學術生涯充滿了對第一手經驗的渴望;他於1845年登上「威 menacing」號軍艦,研究戰艦結構,後來又駕駛自己的小船在芬蘭灣航行。這種專注精神使他於1850年憑藉畫作《拉赫塔之景》獲得大金質獎章並畢業,榮獲一級藝術家稱號及出國深造的獎學金。兩年後的1852年,他正式成為俄羅斯公民。

接下來的十年,他開始了廣泛的歐洲旅行,極大地開闊了他的藝術視野。拉戈里奧於1853年首先訪問了巴黎,隨後定居羅馬,直到1859年。這段沉浸於歐洲藝術和文化的時期,他的創作成果極其豐碩。1860年回到俄羅斯後,他展出了在國外創作的大約三十幅畫作。這些作品,包括《羅卡迪帕帕的漢尼拔噴泉》和《索倫托的卡波迪蒙特》,憑藉其卓越的品質為他贏得了藝術學院風景畫教授的尊貴頭銜,鞏固了他在俄羅斯藝術界的聲譽。

除了標誌性的海景畫,高加索山脈成為拉戈里奧畢生的熱情所在和其作品的中心主題。他於1851年首次前往該地區,並於1861年再次到訪,創作了一系列宏偉的風景畫,獻給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並因此獲頒聖安娜勳章。1863-1864年,他作為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在高加索戰爭期間的隨行人員重返該地區,這加深了他與此地的聯繫。這些經歷使他不僅能捕捉到山脈的壯麗之美,還能描繪其中發生的戲劇性歷史事件,為他的風景畫增添了莊重感。

拉戈里奧的風格通常被置於浪漫主義風景畫的傳統之中,但其獨特之處在於將詩意情感與嚴謹的學院派構圖相結合。儘管受到艾瓦佐夫斯基對光線的戲劇性運用的影響,但評論家指出,拉戈里奧的方法更為嚴謹和注重研究;他不像艾瓦佐夫斯基那樣「即興創作」,而是精心構建自己的構圖。他是一位善於運用表現性色彩和微妙光線渲染的大師,創作出色動傳神的場景,從聖彼得堡上空絢麗的天空到義大利海岸寧靜的水域,無不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他的晚年也大量從事水彩畫創作,並成為俄羅斯水彩畫家協會的成員。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十年裡,拉戈里奧作為頂級歷史和風景畫家的地位得到了鞏固。1885年,他受委託記錄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為此他走訪了歐洲和亞洲的戰場,創作了一系列紀念性畫作。他在蘇達克設有一個工作室,每年夏天都回到那裡,描繪最初給予他靈感的克里米亞風景。為表彰他對俄羅斯藝術的巨大貢獻,他於1900年被任命為藝術學院的名譽成員。列夫·拉戈里奧於1905年在聖彼得堡逝世,安葬於新聖女公墓,留下了大量充滿力量和感染力的作品,至今仍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等主要機構中受到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