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路易·大衛 cover
雅克-路易·大衛

雅克-路易·大衛

FR

161

作品數量

1748 - 1825

生平

藝術家生平

23 days ago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1825年)是他那個時代傑出的法國畫家,也是18世紀晚期新古典主義運動的主要人物,該運動旨在反對被認為是浮華的洛可可風格。大衛出生於巴黎,他的早年生活充滿了悲劇;九歲時父親在一場決鬥中喪生,隨後由富有的建築師叔叔撫養成人。儘管叔叔們希望他從事建築業,但大衛對繪畫的熱情使他進入了弗朗索瓦·布歇的工作室,布歇隨後將他引薦給約瑟夫-馬里·維安,一位更符合新興古典品味的畫家。在經歷了數次失敗和一次自殺未遂等初期挫折後,大衛於1774年贏得了夢寐以求的羅馬大獎。這份獎學金促成了他在義大利(1775年-1780年)的轉型時期,在那裡他沉浸於古典時期和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中,深刻地塑造了他的藝術視野,從洛可可的輕盈轉向更樸素和道德化的美學。

回到巴黎後,大衛迅速獲得了讚譽。他1784年的傑作《荷拉斯兄弟之誓》成為新古典主義的轟動性標誌。其鮮明的構圖、樸素的色彩以及對斯多葛式羅馬愛國主義的描繪,與革命前的情緒產生了深刻共鳴,倡導公民美德和自我犧牲。這部作品以及隨後的畫作,如《蘇格拉底之死》(1787年)和《侍從官將布魯圖斯兒子們的屍體抬回》(1789年),鞏固了他的聲譽。這些畫作不僅僅是風格上的練習;它們帶有強烈的道德,並日益帶有政治訊息,與啟蒙思想和對舊制度日益增長的不滿相一致。大衛的風格以其線條的精確性、清晰的構圖以及對光影的戲劇性運用為特徵,從卡拉瓦喬和普桑那裡汲取靈感,但卻錘煉成一種獨特的新古典主義語言。

法國大革命(1789年)見證了大衛從一位著名藝術家轉變為積極的政治參與者和宣傳家。作為一名狂熱的雅各賓派成員和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的朋友,他在國民公會任職,投票贊成處決路易十六,並有效地成為大革命的藝術總監。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馬拉之死》(1793年),這是一幅對被謀殺的革命領袖強有力且逼真的描繪,通常被認為是「大革命的聖母憐子圖」。他還設計了革命節日和服裝,利用他的藝術來塑造公眾輿論和圖像。他的投入導致他在1794年羅伯斯庇爾倒台後被監禁,在此期間他畫了他唯一的風景畫《盧森堡公園景色》和一幅自畫像。

熱月政變後獲釋,大衛重新專注於教學和繪畫。他的作品《薩賓婦女的干預》(1799年)標誌著向更優雅、受希臘啟發的風格轉變,並被解釋為呼籲和解。他的才華很快吸引了拿破崙·波拿巴,後者任命他為皇帝的首席畫家。在拿破崙時期,大衛發展了他的「帝國風格」,以其宏偉和溫暖的威尼斯色彩而著稱。他創作了慶祝拿破崙政權的宏偉作品,如《拿破崙皇帝加冕禮和約瑟芬皇后加冕禮》(1805年-07年)和《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1801年)。儘管他專注於歷史和宣傳主題,但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大衛始終是一位技藝精湛的肖像畫家,以非凡的洞察力捕捉了他所畫人物的個性。

1815年拿破崙倒台後,作為弒君者的大衛被流放到布魯塞爾。儘管他的創作精力有所減弱,但他繼續繪畫和教學。他的工作室曾是一代藝術家的搖籃,包括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安托萬-尚·格羅和弗朗索瓦·熱拉爾,確保了他對19世紀法國藝術,特別是學院沙龍繪畫的深遠影響。大衛的遺產是複雜的:一位定義了新古典主義的技術大師,一位在動盪時期遊刃有餘的政治參與藝術家,以及一位有影響力的教師,他的作品奠定了基礎,即使他的學生最終轉向了浪漫主義。他於1825年在布魯塞爾去世,留下了一批因其藝術力量和歷史意義而持續受到尊重的作品。

每頁顯示項目數:
索爾西伯爵夫人安妮·瑪麗·路易絲·泰呂松
年輕女孩與老女人半身像
弗朗索瓦·比隆夫人
雅各布斯·布劳的肖像 1795
拿破仑一世皇帝和约瑟芬皇后在巴黎圣母院加冕
贝利撒留被一名士兵认出
苏珊·勒佩莱蒂·德·圣法尔若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