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莱昂·热罗姆
FR
227
艺术作品
1824 - 1904
生平
艺术家传记
让-莱昂·热罗姆(Jean-Léon Gérôme,1824年5月11日 - 1904年1月10日)是一位杰出的法国画家和雕塑家,以其对学院艺术的贡献而闻名。热罗姆出生于上索恩省的沃苏勒,在当地接受了初步的艺术指导,后于1840年十六岁时移居巴黎,师从保罗·德拉罗什。这段学徒经历对他影响深远,1843年他随德拉罗什前往意大利,沉浸在佛罗伦萨、罗马和庞贝的古典艺术之中。1844年返回巴黎后,他短暂加入了夏尔·格莱尔的画室,并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尽管因人物素描能力不足,1846年竞逐罗马大奖失利,但其1847年在沙龙首次展出的作品《斗鸡》为他赢得了一枚三等奖章。这幅作品受到泰奥菲尔·戈蒂耶的赞扬,使他成为新希腊运动的领军人物,并成功开启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
热罗姆早期的沙龙成功之作接踵而至,包括《圣母、圣婴耶稣和施洗约翰》以及《阿那克里翁、巴克科斯和厄洛斯》(1848年)。他接到了重要的委托,包括为拿破仑三世创作的壁画《奥古斯都时代,基督诞生》(约1852-1854年),这使他得以广泛旅行。1856年的首次埃及之行标志着他转向东方主义的关键时刻。这些旅行还带他去了土耳其、近东和北非,为他的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细致地收集手工艺品和服装,并在实地创作了大量油画速写,为其画室创作提供了依据。《埃及新兵穿越沙漠》和《奴隶市场》(约1866年)等画作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它们将人种学细节与学院派的精确性相结合,尽管有时会将观察到的现实与画室的理想化相结合,并引发了当代关于文化表现的讨论。
1863年,热罗姆与艺术品经销商阿道夫·古皮尔的女儿玛丽·古皮尔结婚,这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艺术界的地位。一年后,他被任命为巴黎美术学院的教授,担任此职近四十年,影响了包括玛丽·卡萨特和托马斯·埃金斯在内的2000多名学生。他的画室以其严谨甚至有时喧闹的训练方法而闻名。在教学的同时,热罗姆继续创作重要的历史和神话题材画作。《万岁凯撒!赴死者向你致敬》(1859年)和《向下的大拇指》(1872年)——后者因普及了角斗士格斗中“拇指向下”的手势而闻名——展示了他戏剧性的才华和细致的研究。《内伊元帅的处决》(1868年)和《灰衣主教》(1873年)则展现了他处理有争议历史题材和复杂构图的能力,既赢得了赞誉也招致了批评。
在其职业生涯后期,热罗姆越来越多地转向雕塑创作,他从19世纪70年代起便以特有的活力投入到这一媒介中。他的第一件主要雕塑作品是根据《向下的大拇指》创作的青铜角斗士,于1878年展出。他创新性地尝试了各种材料,创作了如《塔纳格拉》(1890年)和《戴三副面具的舞者》(1902年)等着色彩绘大理石雕像,并在《贝娄娜》(1892年)等作品中结合了青铜、象牙和宝石。受新近出土的小雕像启发,“塔纳格拉”系列成为一个重要的焦点,绘画和雕塑相互关联,探索了艺术创作和古代主题。在此期间,热罗姆也成为印象派的激烈批评者,1894年他公开反对将卡耶博特的收藏遗赠给国家,认为印象派是艺术标准的堕落。
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热罗姆创作了一系列以“真理”为主题的寓言画,其中最著名的是《真理从井中走出》(1896年)。这一系列常被解读为对当代艺术潮流的评论,特别是他对印象派的鄙视,或许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政治气候,如德雷福斯事件。他表达了对现代化世界的失望感,哀叹传统法国价值观的失落。1904年1月10日,热罗姆在其巴黎画室去世,被发现时身边放着一幅伦勃朗的肖像和他自己的《真理》画作。他被安葬在蒙马特公墓,留下的大量作品反映了他巨大的精力和奉献精神。
热罗姆的遗产是复杂的,并经历了重大的重新评估。尽管他的学院派风格和对现代主义的反对导致其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声誉下降,但他高超的技艺、历史准确性(在他那个时代的惯例范围内)以及作为教师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通过古皮尔公司的广泛复制,他的画作成为了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尤其受到美国收藏家的欢迎。他的东方主义作品,虽然有时因其异国情调和潜在的刻板印象而受到批评,但也因其细致的描绘而得到认可,并且现在受到中东收藏机构的追捧。近期的学术研究和展览重新燃起了人们对热罗姆的兴趣,承认了他在19世纪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叙事能力以及他对包括电影在内的大众视觉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证明了他持久的、尽管富有争议的艺术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