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列克謝·孔德拉季耶維奇·薩夫拉索夫
RU
107
作品數量
1830 - 1897
生平
藝術家生平
阿列克謝·孔德拉季耶維奇·薩夫拉索夫是俄羅斯藝術史上的關鍵人物,1830年5月24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商人家庭。他天生的繪畫才能早早顯現,在父親最初反對之後,他於1844年左右考入莫斯科繪畫、雕塑和建築學院。在著名風景畫家卡爾·拉布斯教授的指導下,薩夫拉索夫磨練了自己的技藝,並於1850年畢業。他立即投身於風景畫創作,並徹底改變了這一畫種。他的早期作品已顯露出非凡潛力,預示了他後來與大自然建立的深刻聯繫,這也成為他全部作品的標誌。這一時期為他日後探索俄羅斯風景的微妙之處奠定了基礎,超越了單純的描繪,捕捉到了風景的靈魂。
薩夫拉索夫的藝術之旅充滿了重要的發展和影響深遠的際遇。1852年的烏克蘭之行開闊了他的視野。1854年,應帝國藝術學院院長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女大公的邀請,他前往聖彼得堡,憑藉畫作《奧拉寧鮑姆附近的景色》獲得了院士稱號。回到莫斯科後,他於1857年在母校莫斯科繪畫、雕塑和建築學院成為一名備受尊敬的教師。19世紀60年代的歐洲之行,包括參觀倫敦國際博覽會,對他產生了變革性的影響。英國畫家約翰·康斯特布爾和瑞士藝術家亞歷山大·卡拉姆的風景畫法尤其令他印象深刻,這進一步強化了他自己正在萌芽的風格。這些經歷幫助他明確了自己對一種獨特的俄羅斯風景畫形式的構想,這種形式強調情感共鳴——即「抒情風景畫」或「情緒風景畫」,他被認為是這種畫派的創始人。
薩夫拉索夫職業生涯的頂峰出現在1871年,作品是《白嘴鴉飛回來了》。這幅標誌性的畫作描繪了科斯特羅馬伊帕季耶夫修道院附近早春時節白嘴鴉歸巢的簡單而又極具感染力的景象,成為俄羅斯藝術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完美地體現了他的抒情風景畫風格,以深刻的情感深度展現了自然從冬季到春季的微妙過渡。這幅畫為他贏得了廣泛聲譽,並標誌著風景畫的新方向,擺脫了學院派浪漫主義。1870年,薩夫拉索夫成為「巡迴展覽畫派」(Peredvizhniki)的創始成員之一,這是一個現實主義藝術家團體,他們致力於使藝術更貼近俄羅斯人民並與之相關。這一時期的其他著名作品包括《索科爾尼基的麋鹿島》(1869年)和《鄉村路》(1873年),均反映了他對平凡而富有詩意的俄羅斯鄉村的深厚熱愛。
儘管取得了藝術上的輝煌成就,薩夫拉索夫的晚年卻充滿了個人悲劇和衰落。1871年女兒的去世常被認為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導致了他的藝術危機並逐漸沉溺於酒精。他與藝術史學家卡爾·赫茲的妹妹索菲亞·卡洛夫娜·赫茲的婚姻最終破裂。到了1882年,他的困境導致他被莫斯科繪畫、雕塑和建築學院解除了教職。這位曾經站在俄羅斯風景畫前沿的藝術家,在貧困和默默無聞中度過了最後幾年,常常輾轉於各個避難所。他的創作產量減少,健康狀況惡化。1897年10月8日,阿列克謝·薩夫拉索夫在莫斯科去世,葬禮上只有少數悼念者,包括他的贊助人帕維爾·特列季亞科夫。
儘管如此,阿列克謝·薩夫拉索夫作為俄羅斯抒情風景畫創始人的遺產是不可磨滅的。他教導他的學生,包括後來的傑出人物如伊薩克·列維坦和康斯坦丁·科羅溫,去感知自然的「靈魂」並表達其詩意特質。列維坦本人稱薩夫拉索夫為「俄羅斯風景畫的創造者」,強調他的老師能夠揭示「風景畫的抒情特質」以及他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薩夫拉索夫深刻的創新在於他能夠在俄羅斯土地上最平凡、最樸素的角落裡發現並傳達深刻的精神之美,將簡單的場景轉化為強有力的情感表達。他的作品將俄羅斯風景畫的焦點轉向更親密、更情感化和更具民族特色的表現形式,影響了幾代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