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德西雷·特鲁伊尔贝
FR
135
艺术作品
1829 - 1900
生平
艺术家传记
保罗·德西雷·特鲁伊尔贝(Paul Désiré Trouillebert,1829年 - 1900年6月28日)是一位杰出的法国巴比松画派画家,其多方面的艺术生涯涵盖了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以及东方主题绘画。特鲁伊尔贝出生于巴黎,师从欧内斯特·埃贝尔和夏尔·雅拉贝尔这两位备受尊敬的学院派艺术家。尽管老师们向他灌输了精致的学院派风格,但特鲁伊尔贝的艺术倾向最终引导他走向更具表现力和个性的道路,尤其体现在他著名的风景画中,这些作品与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的作品遥相呼应,却又独具特色。
1865年,特鲁伊尔贝在沙龙首次亮相,展出了《A小姐肖像》,正式进入巴黎艺术界。从1865年到1872年的几年间,肖像画一直是他向这个著名沙龙提交的主要作品,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选择,因为这类作品通常广受欢迎,也不太可能挑战保守的品味。然而,在19世纪60年代,他的艺术重心开始果断地转向风景画。这一转变的顶峰是在1869年的沙龙上展出的《罗西尼奥莱树林》,这幅风景画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标志着他日益致力于捕捉自然的细微之处。受柯罗和巴比松画派传统的影响,他积极进行户外写生(*en plein-air*),沉浸在对法国乡村的直接观察中,特别是其河景和林地风光,作品常常充满柔和而富有诗意的特质。
与柯罗的比较成为特鲁伊尔贝艺术生涯中一个决定性的,有时也是复杂的方面。他的风景画与柯罗晚期风格惊人地相似,以至于有时会被误认为是这位大师的作品。这种相似性导致了一件臭名昭著的事件:特鲁伊尔贝的一幅画作被伪造了柯罗的签名后卖给了大仲马的儿子。随后的诉讼虽然揭露了伪造问题,但也给特鲁伊尔贝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名气。当时的评论家有时很严厉,一些人将其作品斥为纯粹的模仿。然而,尽管柯罗的影响不可否认,特鲁伊尔贝的风景画拥有其独特的特征、色调和对光线的敏感处理,使之与众不同。
尽管与风景画和柯罗的比较紧密相关,特鲁伊尔贝从未将自己局限于单一的绘画类型。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展现出高超的肖像画技巧,以及在静物画和裸体画方面的才华。他对东方主题的涉猎创作了诸如《后宫女仆》和《东方女子》等著名作品,展示了他根据不同题材调整风格的能力。他的裸体画《浴女们》在1884年的巴黎沙龙上尤其受到好评,那一年他最后一次在该沙龙展出作品《牧鹅女》。他曾广泛游历法国各地,如布列塔尼、萨尔特以及卢瓦尔河和塞纳河沿岸,经常在他的画舫工作室中作画,捕捉渔夫和宁静河岸的景象。
特鲁伊尔贝的风格特点是笔触轻盈,近乎朦胧,并擅长表现光线在风景上的微妙效果,尤其是在黎明或黄昏时分。他那些松散描绘的风景画,着重于光线和雨水等大气条件,被一些人视为印象派运动某些方面的先兆。当代评论家称赞他能够以“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触再现自然,给人一种罕见的真实感”。爱德华-约瑟夫在其《当代艺术家传记词典》中称赞特鲁伊尔贝是“一位全面的画家”,强调了他在各种类型绘画中的技巧,并断言他数量可观的全部作品“保留了其自身的色调、无可争辩的独创性和强烈的个性,这使其与柯罗有所区别”。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众多著名博物馆收藏,包括奥赛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保罗·德西雷·特鲁伊尔贝于1900年6月28日在巴黎逝世。虽然他的名字经常与柯罗联系在一起,有时这对他不利,但他的遗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而流传后世,他对19世纪法国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成功地延续了巴比松画派的传统,同时也探索了新的表现途径,预示着不断发展的艺术格局。特鲁伊尔贝不仅仅是柯罗的追随者,更是一位具有相当独创性的艺术家,其多样化的作品本身就因其内在品质和独特视野而值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