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塞薩爾·埃勒 cover
保羅·塞薩爾·埃勒

保羅·塞薩爾·埃勒

FR

196

作品數量

1859 - 1927

生平

藝術家生平

24 days ago

保羅·塞薩爾·埃勒於1859年12月17日出生於布列塔尼的瓦訥,早年便展現出對藝術的熱情。儘管在青少年時期父親去世後,母親最初對他學畫持保留態度,但他依然追求自己的藝術使命,移居巴黎進入夏普塔爾中學學習。1876年,年僅16歲的埃勒考入著名的巴黎美術學院,在讓-萊昂·熱羅姆的指導下接受學術訓練。這一時期,他在第二次印象派畫展上接觸到新興的印象派運動,並首次結識了約翰·辛格·薩金特、詹姆斯·麥克尼爾·惠斯勒和克洛德·莫內等重要人物,他們現代的技法和戶外寫生場景對他產生了深遠影響。畢業後,為維持生計,埃勒在泰奧多爾·德克陶瓷公司工作,負責手繪裝飾瓷盤。也正是在此時,他結識了肖像畫家喬瓦尼·博爾迪尼,後者的精湛畫風對埃勒未來的藝術道路產生了重要影響。

埃勒早期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關鍵時刻是與年長他四歲的約翰·辛格·薩金特建立了終身友誼。當埃勒因作品滯銷而心灰意冷,甚至考慮放棄藝術時,薩金特慷慨購買了他的一幅粉彩畫,這給予了他至關重要的肯定和經濟支持。1884年,埃勒受託為愛麗絲·蓋蘭畫像,她於1886年成為他摯愛的妻子。愛麗絲不僅是他一生中最喜愛的模特,還在將他引薦給巴黎貴族社交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885年,他與雅克-埃米爾·布蘭奇一同前往倫敦,再次見到了惠斯勒,並結識了詹姆斯·雅克·蒂索。這次會面堪稱一次啟示,蒂索向埃勒介紹了銅版乾刻蝕刻法。埃勒迅速掌握了這項技術,用鑽石尖筆直接在銅板上作画,其畫作的活力與精緻程度不亞於他的粉彩畫。他的版畫作品可以為模特製作多份副本,因而廣受歡迎。

到1886年,埃勒的社交圈進一步擴大,結識了詩人兼美學家羅貝爾·德·蒙德斯鳩。蒙德斯鳩不僅是他乾刻版畫的熱心收藏家,更在1913年為埃勒撰寫了權威傳記。透過蒙德斯鳩,埃勒得以進入巴黎的文學沙龍,並在此結識了馬塞爾·普魯斯特。普魯斯特在其巨著《追憶似水年華》中,以埃勒為原型塑造了畫家埃爾斯蒂爾的形象。埃勒的聲譽主要透過為社會名媛(如格雷夫勒伯爵夫人和馬爾博羅公爵夫人)創作的優雅肖像而鵲起,這些作品完美捕捉了「美好年代」的精緻與女性的優雅風韻。儘管他以油畫、粉彩畫,尤其是乾刻版畫肖像聞名,但埃勒的藝術興趣日益廣泛。從1893年起,他開始探索大教堂、彩色玻璃窗、花卉以及凡爾賽宮寧靜風景等主題。作為一名狂熱的航海愛好者,他還創作了許多充滿活力的作品,描繪遊艇、港口景色以及多維爾時尚的海濱生活,所有這些作品都以其精緻的線條和對人物神韻的生動捕捉為特徵。

世紀之交標誌著埃勒職業生涯的頂峰。1904年,他榮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鞏固了其作為愛德華時代巴黎和倫敦最著名藝術家之一的地位。他還成為多個重要藝術協會的榮譽會員,包括由奧古斯特·羅丹擔任主席的國際畫家、雕塑家和雕刻家協會以及法國國家美術協會。埃勒的國際聲譽為他帶來了重要的海外委託。1912年,在他第二次訪問美國期間,他受命為紐約市中央車站設計宏偉的天頂壁畫。透過與建築師惠特尼·沃倫合作,埃勒構思了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景象:一片藍綠色的夜空,點綴著黃道十二宮的星辰和銀河。儘管這幅壁畫後來曾被覆蓋,但於1998年得到精心修復,使其在美國的藝術遺產得以保存。

1920年,埃勒最後一次前往紐約舉辦展覽,此行讓他日益感覺到充滿活力的「美好年代」已近尾聲。他覺得自己與時代潮流漸行漸遠,返回法國後不久,便銷毀了許多銅版,基本上退隱過上了家庭生活。在他持久的友誼中,有一位是可可·香奈兒。據傳,埃勒曾建議她採用米色——比亞里茲清晨沙灘的顏色——作為其標誌性色彩。埃勒的藝術血脈由其子讓·埃勒和其孫雅克·埃勒延續,他們都曾擔任香奈兒香水的藝術總監。1927年3月23日,保羅·塞薩爾·埃勒因手術後腹膜炎在巴黎去世,享年67歲。他留下了一份豐厚的遺產,作為一位精於描繪女性優雅和其時代精緻風尚的大師,他的作品至今仍是「美好年代」輝煌精神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