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奥多尔·卢梭 cover
泰奥多尔·卢梭

泰奥多尔·卢梭

FR

139

艺术作品

1812 - 1867

生平

艺术家传记

23 天前

艾蒂安·皮埃尔·泰奥多尔·卢梭于1812年4月15日出生于巴黎,是19世纪法国艺术界的关键人物,也是巴比松画派风景画家公认的领袖。作为一名裁缝的儿子,卢梭在14岁时前往汝拉地区旅行时发现了自己的艺术天职,那里原始的风景之美点燃了他一生的热情。尽管他曾接受过约瑟夫·雷蒙等新古典主义画家的正规培训,但他很快就对僵化的学院派传统感到不满。受到17世纪荷兰大师的自然主义和约翰·康斯特布尔等英国同时代画家充满氛围的作品的启发,卢梭决心直接从自然中绘画。这种“外光派”的绘画实践在当时是革命性的,确立了他致力于将自然描绘成一个强大、动态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历史叙事的理想化背景。

卢梭的早期职业生涯是一段充满短暂接纳和深刻拒绝的动荡旅程。他于1831年首次在著名的巴黎沙龙展出作品,获得了一些早期赞誉。然而,他对传统的突破对保守的评审团来说过于激进。1836年,他雄心勃勃的画作《牛群下山》被拒,标志着他被沙龙拒之门外七年的开始,在此期间,他提交的每一件作品都遭到了拒绝。这种持续的非难为他赢得了“伟大的被拒者”的绰号。尽管被禁止参加官方展览,他的声誉却在进步圈子内出人意料地增长。在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和艺术家同行的拥护下,卢梭成为艺术正直和反抗过时学院制度的象征,其作品因其独创性和情感深度而备受推崇。

卢梭没有被官方的拒绝所吓倒,他在法国乡村寻求庇护和灵感。他于1833年首次访问枫丹白露森林,到19世纪40年代,他已在附近的巴比松村定居。在那里,他成为一个与他有相同艺术哲学的非正式艺术家群体的核心人物,其中包括让-弗朗索瓦·米勒、朱尔斯·杜普雷和纳西斯-维尔日勒·迪亚兹·德拉佩尼亚。这个后来被称为巴比松画派的团体,放弃了画室,转而直接观察自然。卢梭这一时期的画作,如《桦树林下,傍晚》,捕捉了森林宁静而又狂野的精神。他以近乎人性化的特征描绘树木,他的画布上充满了独特的忧郁和沉思的情绪,这成为他的标志。

卢梭的艺术风格以其创新的技巧和深刻的情感共鸣而著称。他反对新古典主义平静、理想化的风景画,转而将自然描绘成一种狂野不羁的力量。他使用小而富有纹理的笔触,并通过层层叠加颜料来创造丰富、可感的表面,这些都是开创性的,预示了印象派的技巧。评论家有时认为他的作品“未完成”,然而这种效果是为忠实于他对风景的直接感官体验而作出的刻意选择。通过将客观的经验观察与他自己的主观情感反应相结合,卢梭将风景画从一个次要的体裁提升为个人表达的强大媒介。

1848年的革命最终带来了艺术界风气的转变,使卢梭获得了迟来的官方认可。他在1849年的沙龙上获得了一等奖章,并于1852年获得了荣誉军团勋章。他的作品在1855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受到赞誉,奠定了他作为大师的声誉。除了艺术之外,卢梭还是一位先驱性的环保主义者,他成功地向拿破仑三世皇帝请愿,在枫丹白露森林建立了一个保护区。他的晚年充满了个人困苦和健康状况的恶化。在中风后,他于1867年12月22日在巴比松去世,由他的密友米勒照料。卢梭的遗产是巨大的;他不仅解放了风景画,还为现代主义铺平了道路,在艺术史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